配种舍的饲养管理(配种舍设计图)

## 配种舍的饲养管理### 一、 简介配种舍是整个猪场生产繁殖的基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母猪的繁殖性能以及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配种舍的饲养管理目标是:促进母猪发情、提高母猪受胎率、保证母猪顺利妊娠,为下一阶段的妊娠期做好准备。### 二、 母猪的选择与转群#### 2.1 选择标准

品种优良:

选择具有优良遗传性能的品种,如长大快、瘦肉率高、抗病力强等。

体型外貌:

选择体型健壮、发育良好、结构匀称、乳头排列整齐、数量不少于12个且无缺陷的母猪。

健康状况:

选择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旺盛、无疾病史的母猪。#### 2.2 转群时间

后备母猪:建议在第一次发情后,体重达到120公斤左右时转入配种舍。

经产母猪:建议在断奶后3-5天内转入配种舍。#### 2.3 转群注意事项

转群前对配种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

对转入的母猪进行驱虫和免疫接种工作。

做好记录,方便追踪管理。### 三、 环境管理#### 3.1 温度控制

配种舍的适宜温度为18-22℃,昼夜温差不宜超过3℃。

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3.2 湿度控制

配种舍的适宜湿度为60%-70%。

保持舍内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和污物,防止氨气等有害气体积累。#### 3.3 通风换气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及时排出有害气体。

冬季注意通风换气与保温之间的平衡。#### 3.4 光照控制

保持充足的光照时间,建议每天光照12-14小时。

光照强度适宜,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 四、 饲喂管理#### 4.1 饲料选择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的优质饲料。

根据母猪的品种、体重、膘情等因素调整饲料配方。#### 4.2 饲喂方法

建议采用限位栏饲养,保证每头母猪都有充足的采食空间。

每天定时定量饲喂,一般每天饲喂2-3次。#### 4.3 饮水管理

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建议自由饮水。

定期清洗饮水设备,防止水质污染。### 五、 发情鉴定与配种#### 5.1 发情鉴定

观察母猪的行为变化,如食欲下降、不安、外阴红肿、粘液分泌等。

采用公猪试情法,观察母猪对公猪的反应。#### 5.2 配种时间

最佳配种时间为发情开始后12-24小时。

建议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配种效率和受胎率。#### 5.3 配种次数

每头母猪每次发情建议配种2-3次。

两次配种间隔时间为12-24小时。### 六、 疾病防控#### 6.1 免疫程序

严格执行猪场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定期进行驱虫工作。#### 6.2 卫生消毒

保持舍内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工作。

做好人员、车辆、物品的消毒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入。#### 6.3 疾病监测

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及早发现和处理病猪。

建立健全的疾病档案,做好记录和分析工作。### 七、 记录与统计

做好配种舍的各项记录,包括母猪的品种、来源、体重、发情日期、配种日期、配种次数、公猪号等。

定期对配种舍的生产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如发情率、配种率、受胎率、产仔数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八、 总结配种舍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做好配种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配种舍的饲养管理

一、 简介配种舍是整个猪场生产繁殖的基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母猪的繁殖性能以及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配种舍的饲养管理目标是:促进母猪发情、提高母猪受胎率、保证母猪顺利妊娠,为下一阶段的妊娠期做好准备。

二、 母猪的选择与转群

2.1 选择标准* **品种优良:** 选择具有优良遗传性能的品种,如长大快、瘦肉率高、抗病力强等。 * **体型外貌:** 选择体型健壮、发育良好、结构匀称、乳头排列整齐、数量不少于12个且无缺陷的母猪。 * **健康状况:** 选择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旺盛、无疾病史的母猪。

2.2 转群时间* 后备母猪:建议在第一次发情后,体重达到120公斤左右时转入配种舍。 * 经产母猪:建议在断奶后3-5天内转入配种舍。

2.3 转群注意事项* 转群前对配种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 * 对转入的母猪进行驱虫和免疫接种工作。 * 做好记录,方便追踪管理。

三、 环境管理

3.1 温度控制* 配种舍的适宜温度为18-22℃,昼夜温差不宜超过3℃。 * 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3.2 湿度控制* 配种舍的适宜湿度为60%-70%。 * 保持舍内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和污物,防止氨气等有害气体积累。

3.3 通风换气*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及时排出有害气体。 * 冬季注意通风换气与保温之间的平衡。

3.4 光照控制* 保持充足的光照时间,建议每天光照12-14小时。 * 光照强度适宜,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

四、 饲喂管理

4.1 饲料选择*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的优质饲料。 * 根据母猪的品种、体重、膘情等因素调整饲料配方。

4.2 饲喂方法* 建议采用限位栏饲养,保证每头母猪都有充足的采食空间。 * 每天定时定量饲喂,一般每天饲喂2-3次。

4.3 饮水管理* 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建议自由饮水。 * 定期清洗饮水设备,防止水质污染。

五、 发情鉴定与配种

5.1 发情鉴定* 观察母猪的行为变化,如食欲下降、不安、外阴红肿、粘液分泌等。 * 采用公猪试情法,观察母猪对公猪的反应。

5.2 配种时间* 最佳配种时间为发情开始后12-24小时。 * 建议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配种效率和受胎率。

5.3 配种次数* 每头母猪每次发情建议配种2-3次。 * 两次配种间隔时间为12-24小时。

六、 疾病防控

6.1 免疫程序* 严格执行猪场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 定期进行驱虫工作。

6.2 卫生消毒* 保持舍内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工作。 * 做好人员、车辆、物品的消毒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入。

6.3 疾病监测* 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及早发现和处理病猪。 * 建立健全的疾病档案,做好记录和分析工作。

七、 记录与统计* 做好配种舍的各项记录,包括母猪的品种、来源、体重、发情日期、配种日期、配种次数、公猪号等。 * 定期对配种舍的生产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如发情率、配种率、受胎率、产仔数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八、 总结配种舍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做好配种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