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属于哪个街道)

## 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 简介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前身为北京电子管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酒仙桥分园的核心区域。园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极具当代艺术气息的包豪斯风格建筑群落。经过多年的发展,768园区已经转型成为集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时尚潮流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地标。### 历史沿革

1958年:

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主要生产黑白显像管,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北京电子管厂停产,厂房闲置。

2002年:

中关村科技园区酒仙桥分园成立,开始对老旧厂房进行改造升级。

2007年:

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吸引了大批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产业布局768园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文化艺术:

聚集了众多艺术画廊、艺术工作室、艺术机构,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论坛、沙龙等活动,是北京重要的当代艺术展示交流平台。

科技创新:

吸引了大批科技型企业入驻,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时尚设计:

汇聚了众多独立设计师品牌、时尚买手店、创意工作室等,定期举办时装发布会、设计大赛等活动,是北京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休闲娱乐:

园区内拥有特色餐厅、咖啡厅、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为园区企业和周边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服务。### 园区特色

独特的工业建筑风格:

768园区保留了原电子管厂的包豪斯风格建筑,红砖墙体、高耸的烟囱、宽敞的车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工业文明的印记,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独特的空间载体。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园区内随处可见的艺术作品、雕塑、涂鸦,以及定期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吸引着大批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

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园区内拥有完善的餐饮、住宿、会议、展览等配套服务设施,为园区企业和活动举办提供便利。

便捷的交通条件:

768园区交通便利,紧邻机场高速、京承高速等城市主干道,距离地铁14号线将台站仅步行5分钟。### 未来展望未来,768园区将继续坚持“文化+科技+时尚”的发展定位,不断提升园区品质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入驻,打造成为国际化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

简介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前身为北京电子管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酒仙桥分园的核心区域。园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极具当代艺术气息的包豪斯风格建筑群落。经过多年的发展,768园区已经转型成为集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时尚潮流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地标。

历史沿革* **1958年:** 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主要生产黑白显像管,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2000年:**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北京电子管厂停产,厂房闲置。 * **2002年:** 中关村科技园区酒仙桥分园成立,开始对老旧厂房进行改造升级。 * **2007年:** 中关村768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吸引了大批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产业布局768园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文化艺术:** 聚集了众多艺术画廊、艺术工作室、艺术机构,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论坛、沙龙等活动,是北京重要的当代艺术展示交流平台。 * **科技创新:** 吸引了大批科技型企业入驻,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 **时尚设计:** 汇聚了众多独立设计师品牌、时尚买手店、创意工作室等,定期举办时装发布会、设计大赛等活动,是北京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 **休闲娱乐:** 园区内拥有特色餐厅、咖啡厅、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为园区企业和周边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服务。

园区特色* **独特的工业建筑风格:** 768园区保留了原电子管厂的包豪斯风格建筑,红砖墙体、高耸的烟囱、宽敞的车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工业文明的印记,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独特的空间载体。 *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园区内随处可见的艺术作品、雕塑、涂鸦,以及定期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吸引着大批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 * **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园区内拥有完善的餐饮、住宿、会议、展览等配套服务设施,为园区企业和活动举办提供便利。 * **便捷的交通条件:** 768园区交通便利,紧邻机场高速、京承高速等城市主干道,距离地铁14号线将台站仅步行5分钟。

未来展望未来,768园区将继续坚持“文化+科技+时尚”的发展定位,不断提升园区品质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入驻,打造成为国际化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