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在火灾情况下能够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标准。1987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我国早期针对建筑防火设计制定的重要法规之一,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1.1 适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等。但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的建筑如核设施、矿井地下工程等。## 1.2 基本原则 规范强调“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防火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火灾隐患。同时明确了不同建筑类型应达到的基本防火性能指标。# 二、防火分区与疏散设计## 2.1 防火分区划分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及使用性质,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之间需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防火墙或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2.2 疏散通道设置 规范对疏散楼梯的数量、宽度及位置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确保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两个方向的安全出口,并保证疏散路径畅通无阻。此外还对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建筑材料与构造要求## 3.1 材料选择 对于不同部位的建筑材料,规范设定了严格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例如:承重构件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装修材料则需符合相应的难燃性标准。## 3.2 构造细节 在构造方面,特别强调了墙体、楼板等关键结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及其耐火时间。同时对管道穿越防火墙处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火焰蔓延也作了详细说明。# 四、消防设施配置## 4.1 消防给水系统 规定了各类建筑应配备相应规模的消防水源,并合理布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对于高层建筑还需增设高位水箱作为备用供水源。## 4.2 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要求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并建立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检测到火情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并启动相关联动设备如排烟风机、防火门关闭等。# 结语尽管1987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不再现行,但它为后来版本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我国建筑防火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现行规范更加科学合理地适应了现代建筑发展的需要。
简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在火灾情况下能够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标准。1987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我国早期针对建筑防火设计制定的重要法规之一,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1.1 适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等。但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的建筑如核设施、矿井地下工程等。
1.2 基本原则 规范强调“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防火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火灾隐患。同时明确了不同建筑类型应达到的基本防火性能指标。
二、防火分区与疏散设计
2.1 防火分区划分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及使用性质,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之间需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防火墙或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2.2 疏散通道设置 规范对疏散楼梯的数量、宽度及位置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确保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两个方向的安全出口,并保证疏散路径畅通无阻。此外还对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建筑材料与构造要求
3.1 材料选择 对于不同部位的建筑材料,规范设定了严格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例如:承重构件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装修材料则需符合相应的难燃性标准。
3.2 构造细节 在构造方面,特别强调了墙体、楼板等关键结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及其耐火时间。同时对管道穿越防火墙处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火焰蔓延也作了详细说明。
四、消防设施配置
4.1 消防给水系统 规定了各类建筑应配备相应规模的消防水源,并合理布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对于高层建筑还需增设高位水箱作为备用供水源。
4.2 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要求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并建立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检测到火情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并启动相关联动设备如排烟风机、防火门关闭等。
结语尽管1987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不再现行,但它为后来版本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我国建筑防火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现行规范更加科学合理地适应了现代建筑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