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颐和园(皇家园林颐和园作文450字)

简介

颐和园,又称清漪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北京西北郊,与圆明园毗邻,是中国清朝时期修建的皇家园林。

历史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最初名为清漪园,是清乾隆帝为其母亲孝圣宪皇后六十寿辰而建造的。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集海军经费为名,重修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作为自己的颐养之所。

园林格局

颐和园占地面积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林整体布局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以昆明湖为主体,两侧环绕着万寿山和玉泉山。后山以长春园为主体,周围环绕着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

前山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体水系,面积约3000亩。湖中建有南湖岛、十七孔桥、排云殿等景观。

万寿山:

万寿山位于昆明湖北岸,山上建有佛香阁、智慧海、排云殿等建筑。

玉泉山:

玉泉山位于昆明湖南岸,山上建有玉泉寺、镜香斋等建筑。

后山

长春园:

长春园是颐和园的后山区域,面积约4000亩。园内建有谐趣园、听鹂馆、含饴弄孙亭等建筑。

香山:

香山位于长春园北侧,山上建有香山寺、碧云寺等建筑。

玉泉山:

玉泉山位于长春园东侧,山上建有玉泉寺、镜香斋等建筑。

万寿山:

万寿山位于长春园南侧,山上建有佛香阁、智慧海、排云殿等建筑。

特色景观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位于昆明湖北畔,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桥长150米,宽30米,由17个券洞组成,桥面雕刻有各种花纹和瑞兽。

排云殿:

排云殿位于万寿山顶,是颐和园中最大的建筑。殿内供奉着佛像和菩萨像,是慈禧太后礼佛之处。

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山顶,是一座八角十三层木结构宝塔。阁高41米,每层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响彻园林。

玉泉山:

玉泉山上有玉泉寺和镜香斋。玉泉寺是颐和园内最古老的建筑,创建于辽代。镜香斋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寝宫,内有太后的起居室、卧室和书房。

文化价值

颐和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清朝皇家的游玩胜地,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