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简介
《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园的质量和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和游憩需求。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公园,包括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社区公园、主题公园等。
二、设计原则
1. 生态优先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护和利用现有植被和水系。
采用可持续设计理念,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
2. 人性化设计
以人为本,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和游憩需求。
提供无障碍设施,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的便利性。
3. 文化传承
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展现城市或地区的文化魅力。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址,传承文化遗产。
三、设计内容
1. 总体规划
确定公园的定位、规模、功能分区和设施布局。
制定绿化规划,包括植被种类、覆盖率和景观效果。
2. 游憩空间
设置游乐场、健身场地、休闲广场等游憩设施。
划分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功能的游憩需求。
3. 园路系统
根据公园规模和功能设计主园路、次园路和支路。
采用无障碍设计,保障安全性和便利性。
4. 绿化景观
根据气候条件和景观效果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
注重景观多样性和季相变化,四季皆宜游览。
5. 照明系统
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满足夜间游览的安全性和景观效果。
设置重点照明,突出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
6. 水体规划
根据公园规模和功能合理布置水体。
采用生态净化措施,保持水质清洁。
7. 标识导向
设置清晰易懂的标识导向系统,方便游人了解公园信息。
利用导览图、二维码扫描等技术进行智能导览。
8. 配套设施
提供卫生间、休息亭、餐饮服务等配套设施。
设置管理用房和安保设施,保障公园的安全和秩序。
四、技术要求
1. 绿地面积
城市公园的绿地面积不低于50%。
社区公园的绿地面积不低于40%。
2. 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公园的人均绿地面积不低于0.8平方米。
社区公园的人均绿地面积不低于0.5平方米。
3. 设施配置
游乐场:每1000人配置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
健身场地:每1000人配置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
休息亭:每500人配置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
五、评价标准
本规范提出了公园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
生态环保性
人性化设计
文化传承性
景观效果
游憩功能
运营管理